你是否已經做好未來十年的規劃? 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,而且還很近

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,而且還很近。

指的是我們現代人眼前的煩惱很多,多到無法去想像未來,能過好現在就好。

我們可以先問自己:是否對未來十年已有規劃?

如果沒有,是真的沒有想過?還是害怕去思考

我們偶爾會需要對未來有所想象

作為一個四處奔波的現代人,我很少有機會重遇一些老朋友。

也因此每當有機會和很久沒見的朋友聊天時,我們會討論對未來的一些想法。

其中一個常見的問題是:有沒有考慮回馬來西亞?

答案是:有,但不知道是何時。

來台灣這麼多年,我很喜歡現在的生活、環境。

但偶爾還是會覺得,如果要退休養老,應該會回去吧?

我近期沒有明確的計劃回去,但我還是會思考:

萬一不得不回去時,我要回去幹什麼?

未來十年計劃,從認識自己開始

人無遠慮、必有近憂,而且還很近。

這句話也有另一個意思:我們不是沒有想要計劃,只是我們不懂自己。

我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處理身邊各種各樣的問題,卻很少花時間認識自己。

如果我們不懂自己想要什麼,我們要怎麼規劃未來?

我問過許多人:未來十年有什麼打算嗎?

這個問題會有三種答案:

1)沒有規劃:對未來沒想法、現在比較煩惱、邊走邊看著辦

2)正在摸索:有考慮往某方向發展,但還沒有實際行動

3)明確規劃:已經想好未來的規劃,已經在行動中逐步調整方法

當然,沒有規劃可能只是不方便說。

無論如何,一個長達十年的規劃是有正面作用的,無論你是否能達成。

單單是規劃本身,就能讓你更加認識自己,從而走出更順遂的人生。

換個角度,或許我們可以問自己:

十年後,你想過怎樣的生活?

十年人生計劃的挑戰

當我們需要付出來達成目標時,我們需要「誘因」

如果沒有「足夠」的誘因,我們就不想「浪費精力」去達成。

十年的計劃,表示要投入的時間很長,心力很多

在十年期間,你需要有能夠堅持到底的決心。

但是真實的情況是:我們無法「確保」可以獲得的回報

因此在過程中,我們的目標很容易變得模糊,最終開始變調。

那些沒有進行長期人生計劃的人,往往是在嘗試後慘遭挫敗,最終放棄了。

甚至可以說,許多對未來沒有規劃的人,都曾試著規劃但失敗了

很多人是不想再經歷一次挫敗的感覺。

用半年探索來代替十年計劃

爲了應對未知的未來,我推薦採用較短的時間來「嘗試探索不同的方向」

我建議是用半年的時間來探索不同的事物,好處是:

  • 能馬上行動
  • 快速獲得回饋
  • 確定自己適合

例子一:公務員轉職工程師

我認識一名公務員,他的工作環境非常官僚。

有一天,他看到了某家教育公司的廣告:六個月轉職成為工程師!

他開始起心動念,但並沒有馬上買單。

他花了很多時間查詢資料,發現該公司的課程評價確實不錯。

終於在某一天被單位里的人激怒後,下定決心報名上課。

六個月後,他成功加入了一家科技公司。

例子二:探索新的可能和分享知識

有一位設計師,她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。

但對於自己的未來發展並不那麼肯定:是繼續擔任設計師?轉管理職?或創業?

她開始思考,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?

她開始將自己的觀點寫成文章,透過這樣的方式去探索可能性。

她為了收集觀點開始參與社群活動,這些舉動打開了她的視野。

然後,她就慢慢地向着自己喜歡的方向努力。

她仍是一名設計師,但在設計師的社群中,已具有相當的影響力。

有了影響力,她的人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。

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:

只要我們能確保這個方向是喜歡的,且願意去努力,結果通常不會太差。

BUT,像這樣的探索也是有條件的:

1)我們需更自律,因為要另外花時間進行,意志力要強

2)我們需要想清楚自己的好惡,要更了解自己

3)我們需要有走出舒適圈的勇氣,且得失心不能太重

半年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。

但對比十年,它是一個我們比較容易想像的未來。

透過半年去探索人生的練習,你會為未來十年最好準備。

阿泰作爲創作者的嘗試幾番挫敗

我在構思個人品牌時,試了三個方向:遊戲直播、寫作、Podcast。

第一個是遊戲直播。

遊戲直播和我的個性很合,因爲我愛講話又愛玩遊戲。

但是三個月後,我發現遊戲直播需要長時間玩遊戲才有流量。

困難的是:我需要上班,無法長時間直播。

而更嚴重的是:遊戲直播讓我喪失了玩遊戲的樂趣,本末倒置。

第二個是寫作。

我曾一週寫 4 篇文章,造成寫作素材快速耗盡,也有點厭倦。

後來我把目標設定在一週 2 篇,這是勉強可以達標的量。

這養成了我每個週末固定泡在咖啡廳閱讀和寫作的習慣。

這個習慣在持續一年後停止了,爲什麼?

因爲我加入了新創公司當共同創辦人,忙死了。

第三個是 Podcast。

我和室友在家裏錄一檔節目,每個月兩次。

但由於生活習慣差異太大,我們很容易延期。

在堅持了一年後,我們兩個因工作造成身心疲憊,就擱置了。

2023 年末,我開始寫文章和電子報,爲什麼?

其實也沒有特別的理由,我本來就喜歡把識分享給他人。

之所以前面兩年留白,純粹是因爲公司太忙了。

加上公司生死存亡之際,我實在沒有心思寫作。

我的想法是:只有開始執行計劃,才能知道適合與否。

即便計劃趕不上變化,我們也能藉由計劃更認識自己,達成「探索」的目的。

就像我創作的過程一樣,我們會在計劃和變化的過程中越來越了解自己。

最終「找到」適合自己的路,「探索」也是「計劃」的一部分。

是鎖定長期目標?還是邊做邊探索?

如果你對生活和工作感到滿意,也在不斷精進自己。

請不用覺得有任何問題,畢竟待在同一家公司也能提升自己。

你可以設定一個簡單且具體的目標:五年內爭取成爲主管。

你也可以慢慢增加可行性高的目標:十年後買房子、三年內月入八萬。

如果你對生活和工作環境感到不滿,你通常會較難訂定具體目標。

我會建議多花時間探索自己未來的方向,因為這樣至少能從不同的地方「獲得能量」

重點:你是否對正在做的事情感到開心?

其次,才是能否帶來具體的回報。

探索人生的三要素:花時間、不要太早放棄、找出原因

你得先開始嘗試,才能知道什麼適合自己。

嘗試後失敗了,不代表真的失敗。

你只是消去了一個不適合的選項

長久下來,你會慢慢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向。

探索人生有三個重點:

1)一週至少要花 8 個小時在同一件事上,持續至少 3 個月

2)不要太早放棄,至少撐過 3 次放棄的念頭

3)追根究底找出不適合或適合的原因

上述要點你需要全部辦到,沒錯,是全部,不是擇一!

我們在探索人生的時候是不能抱有僥倖的心態的。

我們不僅要踏出一步,更要踏出「腳踏實地的一步」,確保站穩了再往前走。

社群是你的第一個探索方向

如果想嘗試新的方向,我建議一定要先了解這個領域或產業。

我覺得了解到內心有 40% 的程度差不多,而不只是有「想試試」看的念頭。

下一步就比較簡單:

  1. 參加這個領域的社群活動
  2. 找出能模仿和請教的對象
  3. 找課程或書籍來增加知識
  4. 藉由教而學分享你的學習(Learning by Teaching)

如果照做了,你會對未來會比較有掌握,並非完全不可預期。

勇敢分享你的計畫

我認識很多人,他們非常害怕說出自己的計畫。

他們擔心計劃會被別人批評,也害怕失敗時會被這些人嘲笑。

「我早就和你說過了,當初怎麼不聽我說」

這些我也經歷過,很多次很多次,我能理解那種無奈感。

但你要記得:

你是你,不是其他人,不用活在別人的意見和眼光之中。

如果你連自己的計畫也不敢與人分享,你要怎麼去找到志同道合願意支持你的人?

那些冷嘲熱諷的人,只是提早讓你看清了他們不適合跟你長期來往。

我也經歷過,我也真的遠離了當初那些冷嘲熱諷的人們。

我也有受過批評和指教,雖然當下不一定能接受,但回家後可以慢慢消化。

分享計劃,是爲了讓自己能吸納周圍的意見。

即使是批評,那也是一種觀點,你可以聽,但不要被左右,尤其不要被情緒左右。

勇敢分享自己的計劃吧!

小結

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,而且很近。

說的是人們對於未來感到憂心,但卻忙著處理情緒問題,無法對症下藥。

未來很重要,不止是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,養成規劃未來的習慣對你有好無壞。

少說什麼計畫趕不上變化的廢話,我們都無法預知未來。

只有不斷地調整計畫,才能讓你時刻保持彈性,才不至於被變化吞噬。

十年計劃真的很難嗎?

問自己:十年後,你想過怎樣的生活?

寫下來,然後看看哪些可以馬上實現,哪些需要更多時間。

拉出一個大概的時間表:1 年、3 年、5 年、7 年、9 年、10 年。

如果第 7 年就能達成目標,那就不要猶豫了,先行動再說。

計劃只是計劃,它服務於我們。

我們不該因爲計劃無法實現就沮喪,它只是工具。

我們才是生活的人,計劃是幫助我們,不要被它的成敗綁架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