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題解決的觀念(二):用提問來解決問題

解決問題的標準流程:提出問題(Question)來定義和解決問題(Problem)。

很多人認爲,問題解決(Problem Solving)是要找到「解決方案」(Solution)。

但是,怎麼找?

  • 有些人憑着經驗
  • 有些人上網搜尋
  • 有些人集合大家來討論
  • 有些人諮詢專家意見

標準的答案是:提問(Ask Question)

問問題和解決問題

如果我有 1 個小時拯救世界,我會花 55 分鐘去定義問題,並用 5 分鐘尋找解決方案。

愛因斯坦

我們如何定義問題?

我們用「問問題」的方式來定義問題。

我最近跟客戶溝通,客戶問:能在網站里弄一套 Email 行銷系統嗎?

Email 行銷系統通常是非常複雜的軟體服務,很少有人在自架網站上做一套。

因爲成本真的太高,即使客戶有錢,我們也沒有相關的 Know-How。

在這里,我先用「提問」來代替「回答」:

請問你們目前是用哪一套 Email 行銷系統?爲什麼會想要自架?

客戶回說:我們目前沒有用,但考慮到之後要行銷可能會需要用到。

我進一步問:那你們的行銷對 Email 行銷有什麼功能上的需求?

客戶回說:目前我們還沒有要做行銷活動,所以也不確定會需要什麼功能。

你有發現問題了嗎?

客戶其實並不知道 Email 行銷系統是什麼。

於是我花了一些時間介紹,並推薦了一些 SAAS 平台給客戶的行銷。

如果我一開始遇到客戶提出的問題,我就回應:

  1. 做得到,但會很花錢,不建議做
  2. 做不到,這個太難了,建議找其他廠商

我其實不會知道客戶真正的問題是什麼。

客戶並不一定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麼。

問問題,是幫助彼此搞清楚問題本質。

問問題是有方向性的

在解決問題時,我們要有耐心地理解情境(Scenario)。

不要馬上反射性地提問或去思考答案

我曾有過一位下屬,當客戶問他:你們能不能做 OO?

他馬上反問:你是指 OO 這個帶有 XX 的功能嗎?

聽起來是在確認問題,但這個問題會把討論往另一個方向「帶歪」

如果客戶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,客戶可能會回答:沒錯,我是想要「類似」的東西。

這時,他得到了確認,就馬上回報給我和工程師,說:客戶說希望有 OOXX 功能。

工程師就會皺眉頭問:但這個不在我們的開發範圍啊?

我就會反問說:客戶有說爲什麼需要這個功能嗎?

錯誤的方向會造成很高的溝通成本,也會造成人員之間的溝通磨合。

「爲什麼」(Why)是提問的基本。

如果我們「太想快一點」找到答案,反而容易找到錯誤的答案。

如果對情境理解錯誤,我們的提問也會搞錯。

我們後續針對提問的討論,就會一直錯下去。

這裏的重點是:有耐心

有耐心地理解情境,重點不在理解情境,在耐心(Patience)

PS:不要太快想找到答案。

開放式提問 vs 封閉式提問

問問題的方式有兩種:

  1. 封閉式問題:是非題,用來確認和過濾事情
  2. 開放式問題:用來探索新的可能性

封閉式提問:用是非題逐層過濾

如果一些問題很常出現,我們就可以進行提問的標準流程化(SOP)。

流程化後,我們可以用是非題去過濾客戶的問題。

在開公司接案時,偶爾會在旺季收到許多來信邀約提案和合作。

這時我們可以用是非題來快速過濾潛在合作對象:

  1. 對方是否有提供提案費?
  2. 對方是否有明確的需求?
  3. 對方是否有明確的預算範圍?
  4. 對方在業界是否有正面評價?
  5. 對方要製作的產品是否符合公司的方向?

你可以問很多問題來篩選,目的是達到「有效決策」

同樣的情境,封閉式問題也可以用在「面試」上。

我自己則是會把是非題用在溝通工作事務上,用三個問題概括出任務狀況:

  • A 任務有完成了嗎?
  • A 任務能如期完成嗎?
  • A 任務需要我的介入嗎?

我通常用三個是非題來快速找出我對這件事的定位,通常會問到第二題。

如果問到第三題,那表示事情可能已經很嚴重了

開放式提問:探索新的思路

開放式提問,是對「從未遇到過的問題」提問用的。

通常用於職涯發展、新產品的構思、創意企劃發想。

我有一個朋友,他是個自由工作者。

有一天,他和我喝咖啡,突然聊到自己是不是應該回去上班。

我問他:你會這麼想的原因是什麼?

他思索了好一會,他說他看着其他朋友們發展職涯,覺得自己好像沒什麼長進。

是不是應該要離開舒適圈,去嘗試一下上班的生活。

我問他:你覺得去上班之後,你會學到什麼現在不會的東西嗎?

他想了一下,笑說:好像也不會,我想學什麼就學什麼了。

自由工作者不像在公司上班,有明確的升遷制度,所以有時會容易陷入自我懷疑。

透過開放式的提問,我們會更清楚很多煩惱其實不那麼具體,只是感受。

如果你嘗試把感受說出來,其實你會發現問題真的不怎麼樣。

當我在設計產品時,我都會問自己:爲什麼要這樣設計?

當我回答了自己的提問後,我又會再問自己:這樣真的能達成我要的效果嗎?

陷入沉思之後,我會再問自己:有沒有其他方法能達成這個效果,但我還不知道?

反覆的探究和細問,會讓我們看到很多過去不曾想過的東西。

提問,是藉由問問題重新看待問題。

當我們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時,也會從不同的視角看到不同的答案。

解決問題,從提問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