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題來自一位剛進入職場不久的新鮮人:
大學唸電機、研究所唸企管,兩間都是還不錯的學校,年初剛畢業,現職在科技公司擔任專案經理兼營運,人生不停跳來跳去不走常規路,總覺得以後會創業,但不知道要創什麼,沒有題目,能力好像也不太夠。
雖然知道創業本來就沒準備好的一天,但人生不停 PIVOT 的過程中,看著朋友們到科技業或金融業有了很漂亮的工作,難免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應該這麼照著內心去走,總覺得要找到有辦法進入心流的工作,然後從中獲得成就感,但剛畢業撞到現實這堵厚厚的高牆。
現階段處在迷茫中,對長期規劃沒有太大想像,該如何設置目標?
關於創業這件事
如果你覺得自己未來會創業,表示你期待自己跟那些明星 CEO 一樣:可以擁有自己的舞台。
但是,我必須說:這是非常危險的。
我所認識的成功的創業家們:
- 他們知道自己想做什麼,他們找到了人生的使命
- 他們不能不做這件事,最終他們才選擇了創業
- 他們把想做的這件事變成了「自己的事業」。
同時,我也知道很多創業家的朋友,他們沒有「特別想做、不能不做的事」。
但他們依舊創了業。
他們創業很大的原因是:證明自己能做到、擁有專屬的舞台。
在創業路上,他們會不斷地改變作法和方向,因為並沒有明確想做的事,因此風向改變時,就會去追隨風口上的機會。
趨勢永遠在變:Big Data、APP、FinTech、SAAS、Blockchain、Metaverse、NFT、ESG、AI、GEN-AI。
我的背景其實跟你差不多,同樣是工程出身當 PM。
我創業過三次,三次都失敗告終,我想說:創業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
更準確的說:我們是為了達成某個目標才創業。
在你找到這個目標或想做的事情之前,我不建議你真的創業。
最適合創業的年齡
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經濟專家米蘭達(Javier Miranda)、麻省理工學院創新科技教授艾祖雷(Pierre Azoulay)等人的研究,美國最成功的創業家平均年齡為 45 歲!
20 多歲創業家打造頂尖企業的可能性最低。
簡而言之,40 歲以上是最適合創業的年齡。
為什麼?因為經驗、資歷、技術、人脈、市場洞察力,條件成熟了。
當然,我也曾想像自己像 Steve Jobs 或 Mark Zuckerberg 一樣。
BUT,他們是在眾多菁英中脫穎而出的天才,大部分的人甚至精英都是遭到淘汰了。
如果你想創業,即使創業不會有準備好的一天,但你至少要有方向!
而這個方向需要經過足夠多的嘗試,你會失敗、會走錯路、會發現新的機會、會感到灰心。
如果經歷過磨難,你「還想做」這件事,那時再創業也不遲。
而這些需要時間,但如果機會真的來了,那就別等了,馬上開始!
不斷 PIVOT vs 功成名就
找到方向之前,我們需要不斷 PIVOT(創業術語,俗稱轉向)。
我花了近 10 年才在 2021 年找到自己的方向:教育。
即使有了方向,我依舊花了 3 年時間嘗試,找出可落實的具體目標:
- 教學輔助軟體、線上教材設計軟體
- 自媒體:職業講師、線上課程、教材設計
在人生不斷 PIVOT 期間,我當過:
- 開採石礦的炸藥公司主管,每天看着我的工人們埋炸藥和挖礦
- 科技部無人機 AI 團隊的研究助理兼 PM,每天在河堤旁邊飛無人機
- 新創科技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,每天開會
- 教育新創的線上課程教材設計師,每天寫教材和教案
基本上,這些工作我都嘗試過了 1 年多,才確定是我未來想要做的事。
你或許會覺得,你的同學或朋友功成名就了,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。
我看過很多中年過後,當擁有一切之(房、車、家庭)後,突然覺得很空虛的人。
我也遇過,人生還算順遂,雖然錢不多,但仍做著自己熱愛的事的自由工作者。
他們也會懷疑,尤其看到同一期的朋友的發展,也會問我:我是否應該離開舒適圈回去上班?
有些人,不會懷疑自己走的路是不是「自己真正想要」的,只是按社會期待推進人生。
有些人,即使走的是自己「自己真正想要」想要的路,但仍然會受普世價值影響而自我懷疑。
PIVOT,的確會讓你在前期比較迷茫,因為有很多思想碰撞會發生。
要?不要?喜歡?不喜歡?看得越多,越覺得不知道自己要什麼。
但隨著你看的事情夠多,做的事情夠多,且慢慢感覺到快樂,你的前方會慢慢變得明朗。
PIVOT 的時間可能會很長,可能 10+ 年,但最終我們會活得比較快樂。
如果一開始就知道答案,我們也只需要努力達成,那就不是人生了。
但最困難的是,我們不知道答案,甚至也不存在標準答案。
而人生最困難的是: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?
要做出正確的選擇,需要你盡可能的探索所有你想做的事情,一個一個探索,找出你能「接受的選擇」。
人類,更容易看到他人的優點,卻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。
功成名就的背後,可能是完全無法容忍的職場文化和習性。
如果是銀行業或公家機關,他們的工作可能枯燥乏味,且毫無效率可言,你或許會完全無法適應;很多人不會懷疑主管的話,揣摩上意,聽命令行事,這跟注重效率的新創科技公司不同,非常官僚。
我在公家機關待過,我是真的很難適應那種模式。
或許對方真的頂著一個不錯的頭銜,領著不錯的薪水。
但換個方式,如果是你,你真的會快樂嗎?那真的是你要的生活嗎?
我也 PIVOT 了很多年,我也懷疑過自己怎麼那麼不順。
不過當你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時,過去做過的事情就變成你的助力了。
心流不是必要,只是驗證指標
我覺得現代人最大的問題是:
有些東西非常難,但我們卻覺得自己一定要做到,否則就是不 OK。
因為知識普及的關係,我們很容易接觸那些高階能力的概念,如:心流。
以我自己為例,我其實「很容易」在工作時進入心流。
但這並不是說我比較厲害,而是在心態和認知上,我做事就是會進入專注模式,搭配咖啡,效果更明顯。
當我在寫教材或準備演講題目或回這封信時,當我在「解決問題」時,我更容易進入心流。
雖然我很容易進入心流,但我也很容易被中斷,中斷之後很花時間恢復,專注力和動力可能會掉到 0,甚至容易進入長時間低潮的狀態,完全沒有動力工作,情況很極端。
心流不是解藥,也不是目標;它只是衡量我們是否喜歡事物的指標。
如果你無法進入心流,有三個原因:
- 你「還沒有」找到想做的事
- 你做這件事「還不夠久」
- 你太急於求成,越急就越不容易達到
心流在運動方面也叫領域(Zone),你越想進入最佳狀態,越難進入。
以我自己為例,我熱愛教學的演講。
但你知道嗎?我在國中上台演講過,極度害怕,並發誓不再上台演講。
後來近 30+ 歲,我看了 Steve Jobs 和 Mark Zuckerberg 的電影,明星 CEO 上台演講,我覺得超酷,我也想像他們這樣,在鎂光燈下的舞台上誇誇其談(真的 XD)。
但我上台還是會很緊張,自我介紹還是會很緊張,陳述自己的 project 也會緊張。
這時哪有什麼心流,只能硬著頭皮上,久而久之,就能慢慢做得更好。
隨著我在大學演講的經驗變多,我開始不會怯場,然後我上個月接了第一個企業演講,花了我 30 個小時準備,僅僅講了 2 小時。
演講時,我進入心流模式,像 Steve Job 上台介紹 IPhone 的感覺。
偷偷說:企業演講的開場我一度緊張口吃,只好強裝鎮定帶過,還好後來順利完成了 XD。
心流,只是一種驗證你是否喜歡這件事情的標準。
如果沒有進入心流也沒關係,你確定自己喜歡就好了。
如果你只是喜歡結果(精彩的演講),不喜歡過程(準備演講和演講當下的掌握),那也是 OK 的,你不需要全部都喜歡,你只需要清楚自己的目標在哪就好。
長遠規劃是假議題
為什麼我說是假議題?邏輯是:
- 我們是先有想做的事
- 為了能繼續做這件事,才有了長遠規劃
像心流、長期規劃,他不是一個「好的人生」的必需品。
或許,你會覺得有會比較好,但實際上,它服務於「某些事物」。
我們不會因為有長遠規劃和容易進入心流,人生會比較有意義。
事實是反過來的,這是倒因為果:
- 我們是有了想做的事,才有了長期規劃
- 我們是有了想做的事,才更容易進入心流
- 有了想做的事,我們的人生才有意義
那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心流和長遠規劃對於成功的人生很必要?
因為我們只能參考心流和長遠規劃這種「指標」。
我們「無法知道」對方是怎麼「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」的,這個過程會因人而異。
我們「混淆了驗證用的指標和必須做的事」。
關於人生探索,我推薦這篇文章:https://assignarch.com/life-planning-with-tcg/
阿泰的個人建議
雖然有點老調重談,我建議你多花時間嘗試不同的事情。
我早期很愛去 Meet Taipei 看創業展,認識不同產業的創業家們,會給我很多啟發和靈感。
或透過閱讀和線上課程,學習行銷、寫作、演講、財務等技能,會帶來不同的刺激和視野。
或許,你也會想參加黑客松,前段時間 Telegram 和 TON 社群才舉辦完他們的黑客松。
黑客松是個適合認識不同圈子的人的活動,也可以考慮現場組隊玩玩。
我的衷心建議:不要太急着找答案,先享受當下。
當然,如果你的目標是創業,你需要一個團隊。
你可能需要工程師、行銷、設計、企劃。
創業初期沒有錢,所以全部東西都需要自己來,或者你有足夠熟悉的夥伴能一起無償打拼。
像我現在的夥伴都是認識 10+ 多年,大家都有共識,沒錢也 OK。
PS:呃,沒錢可能不 OK,我還是需要花錢租 Server,QQ。
最後建議
想創業,就要收集足夠多的手牌,在真正創業之前,你的手牌越多,你的成功率越高。
把你現在做的所有事情,當成在收集手牌,不要管有沒有用,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未來是否真的會用到,有些人會用意想不到的方式,再次出現在你面前幫助你。